佛山市古代名人

2024-12-30

佛山:钟灵毓秀,名人摇篮

佛山,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名城,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镶嵌在岭南大地之上。它是南派武术的发祥地,那一招一式尽显刚健雄浑;又是粤剧的摇篮,丝竹管弦间流淌着岭南风情;更是陶艺之都,巧手匠心塑造出精美绝伦的陶瓷珍品。在岁月的长河中,佛山以其独特的魅力,孕育了无数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,他们宛如繁星点点,照亮了历史的天空,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尽的光辉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,探寻佛山古代名人的传奇故事。

科举骄子:简文会与伦文叙

(一)简文会:南汉状元,刚正为民

简文会,这位佛山历史上的首位状元,宛如一颗启明星,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闪耀着智慧与正直的光芒。他出生于南汉时期的南海黎水村(现今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黎涌村),自幼家境贫寒,父亲早逝,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长大。母亲虽只是个普通的缝衣妇,识字有限,却倾尽全力,用自己的粗浅学识教导儿子,在简文会心中种下了求知的种子。

简文会自幼聪慧过人,且勤奋好学,对知识有着如饥似渴的追求。家中买不起书籍,他就四处向人借阅,平日里节衣缩食,省下每一分钱去购买笔墨纸砚。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过人的天赋,他精通经典,擅长诗赋,声名逐渐在乡里传开。

南汉乾亨四年(公元 920 年),简文会踏上科举之路,一路过关斩将,最终高中状元,成为翰林院编修,负责为皇帝起草文书、批答奏章等要务。高祖刘龑对他由寡母抚养成才的经历深感钦佩,特赐牌坊一座,以表彰其母的养育之恩。此后,简文会凭借着卓越的才能和刚正不阿的品格,升任尚书右丞,成为南汉朝廷的重臣。

然而,好景不长。南汉光天元年(公元 942 年),刘晟弑兄篡位,登上皇位后便本性暴露,残杀成性,挥霍无度,致使朝政腐败,民不聊生。简文会目睹此景,痛心疾首,出于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感,他不顾个人安危,犯颜直谏。刘晟恼羞成怒,将他贬为祯州刺史。

被贬异地,简文会并未因此消沉。他怀着一颗爱民之心,在祯州积极作为,公正严明地治理地方事务。他深入了解百姓的疾苦,大力兴利除弊,推行一系列惠民政策,如兴修水利,改善农田灌溉条件,让百姓的庄稼得以茁壮成长;减轻赋税,让百姓的生活压力得到缓解;鼓励商业发展,促进当地经济繁荣。在他的努力下,祯州百姓的生活逐渐安稳,对他感恩戴德。简文会最终在任所终老,他的一生虽历经坎坷,但那份正直为民的精神,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,永远矗立在佛山百姓的心中,为后世所敬仰。

(二)伦文叙:鬼才传奇,诗书扬名

时光流转至明朝,佛山又诞生了一位传奇状元 —— 伦文叙。他出生于南海县黎涌村(今禅城区石湾镇街道黎涌村),家境贫寒,父亲伦显之务农、做佣工,后以撑渡船为生,一家人仅能勉强维持温饱。尽管生活艰苦,父母却深知知识的重要性,在劳作之余,悉心教导伦文叙读书识字。

伦文叙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天赋,聪慧过人,被乡邻们称为 “神童”“鬼才”。他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,小时候因家中无力供他上学,常常偷偷跑到私塾门外偷听先生讲学。塾师被他的好学精神所打动,免费将他收为学生。在私塾里,伦文叙如鱼得水,凭借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和敏捷的才思,八九岁时便能吟诗作对,诗文才华初露锋芒。

然而,命运似乎总爱给人设置重重考验。后来,私塾先生年老病逝,伦文叙不得不中断学业,回家帮着父母种菜卖菜,补贴家用。但他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,即使在田间地头,也手不释卷,刻苦自学。

明弘治二年(1489 年),伦文叙以儒士身份参加院试,他的才华得到巡按御史周南的赏识,准其入试,一举考中举人,得以入读太学,成为国子监的学生。弘治十二年(1499 年),他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,在科举的舞台上大放异彩,接连考中会试第一名及殿试第一名,高中状元,授翰林院修撰,开启了他的仕途之路。

伦文叙不仅科举成就斐然,诗文才华更是出众。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,巧妙地将粤语融入诗词对联之中,如 “无礼书生屈膝露出周鉴二,有情学院低头睇见祖宗三”“木马无头三隻脚,画龙有眼半边身”,读来朗朗上口,充满生活气息,又展现了广东独特的风情。他的对联还常常蕴含讽刺意味,以幽默诙谐的方式针砭时弊,如 “井底开花蝴蝶闻香难以采,粉墙画果老猴想吃枉心思”,讽刺了那些不切实际、好高骛远之人,让人在会心一笑中得到启示。

在民间,关于伦文叙的趣闻轶事数不胜数,其中 “伦文叙三戏柳先开” 的故事广为流传。相传在赴京赶考途中,伦文叙遇到了自视甚高的考生柳先开,柳先开在湖广会馆门口张贴纸条 “新科状元柳”,公然宣称状元非他莫属。伦文叙见状,毫不示弱,提笔在下方写下 “未必” 二字,一场精彩的对联大战就此拉开帷幕。柳先开出联 “广东花未发,湖北柳先开”,言语中尽显傲慢,伦文叙则机智回应 “湖北柳先人不中,广东花发状元来”,对仗工整,气势不凡,让柳先开讨了个没趣。殿试之时,两人再度交锋,皇帝以 “明月” 为题让二人赋诗。柳先开抢先吟道:“读尽九州十国岭,吟成四海五湖诗。月中丹桂连根拔,不许旁人折半枝。” 诗中尽显独占鳌头的野心,伦文叙却不慌不忙,从容吟出:“潜心奋志上天台,瞥见嫦娥把桂栽。偶遇广寒宫未闭,故将明月抱归来。” 他的诗意境开阔,大气磅礴,赢得了皇帝的赞赏,也让柳先开甘拜下风。

伦文叙不仅自己成就非凡,还教子有方。他的长子伦以谅为正德十一年解元(乡试第一名),同年考中进士;次子伦以训为正德十二年会元(会试第一名),殿试榜眼(殿试第二名),授翰林院编修;三子伦以诜,嘉靖年间进士,官至南京兵部武选郎中。一家父子兄弟四人皆在科举中取得优异成绩,“一门四进士,父子魁三元”,成为当地传颂至今的佳话,激励着后世无数学子奋发图强。

伦文叙的一生,从寒门学子到状元及第,再到培养出优秀子嗣,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。他用自己的智慧、才华和勤奋,书写了一段辉煌的人生篇章,成为佛山科举史上的璀璨明星,其精神也融入了佛山的城市血脉,代代传承。

思想先驱:康有为的维新之路

康有为,这位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,作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和戊戌变法运动的著名领袖,在佛山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他于 1858 年 3 月 19 日出生在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(今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银河社区苏村)的一个封建名门望族,自幼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,8 岁起便在祖父康赞修身边读书诵经,11 岁时广泛涉猎儒家经典与历代文学著作,在儒学、文学、史学等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